企业能存活多久?为什么要经营这个企业?企业经营成功的关键是什么?这是每个企业带头人必须解答的问题。1971年,扬子江药业集团董事长徐镜人用筹集来的1000多元起家,在扬子江畔建立了一个简陋的制药生产车间,经过40多年的发展,至今已经成长为年销售过百亿元的大型医药企业集团。
40多年沧桑巨变,徐镜人和他带领的扬子江药业集团在中国医药大海中奋力前行,历经多次风雨挫折而愈加壮大,成为一家产学研相结合、科工贸一体化的中国大型医药企业集团。自1996年起,综合经济效益一直排名江苏医药行业首位,1997年起连续15年跻身全国医药行业前五强;2009年、2010年在国家工信部的全国医药工业营业收入百强排行榜中名列榜首,成为我国最大的医药企业之一。
扬子江药业集团总部厂区中西合璧、古典与现代兼备,更像绿树环绕、碧波荡漾的优美园林,建设厂区如此用心、舍得花大手笔投入的人必定有着强烈的将扬子江药业集团打造成“百年老店”的想法。扬子江药业集团是如何在中国激烈的医药市场竞争中勇立潮头、在全国几千家药厂中脱颖而出,在实践中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为了集团的持续发展,徐镜人和他带领的团队赋予了扬子江怎样的品格与特质?它的发展经历将在中国医药企业史上留下什么独特印记?记者有幸多次和扬子江药业集团决策者见面,探究扬子江药业集团成功的秘诀和独特的发展道路。2012年8月,带着这个谜团,记者开始了扬子江药业的质量之旅。
有人认为,在目前中国医药市场,药品销售成功就意味着药企有很好的前景。扬子江药业集团独辟蹊径,走出了一条以质量取胜的道路,靠质量赢得市场,创造了中国医药界著名的“扬子江速度”、“扬子江现象”。然而,在国家政策的宏观引导下,国家药品监管越来越严格规范,当降价、GMP、合规等一系列足以令中国制药企业包括跨国药企胆颤心惊的风暴过后,能存活下来并能持续发展壮大的医药企业一定有着厚重的实力与底气。
形成共识 筑守第一道防线
徐镜人在药品质量问题上曾吃过苦头挨过整,一封莫须有的举报信,让扬子江药业差点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虽然后来事实证明扬子江药业的产品没有任何问题,但风言风语和撤职检查的决定让徐镜人在家里“闲职”了39个月,这期间他拒绝了多家药企的高薪聘请,仍情系自己白手起家创建的扬子江畔的这家小药厂。1993年,在扬子江药业账面资金仅剩14元,欠款高达几百万元再也经营不下去的时候,当地党委政府拨乱反正,让徐镜人再次挑起了扬子江药业带头人这副沉甸甸的担子。
痛定思痛后,徐镜人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药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没有什么能击倒扬子江药业,唯有质量。于是,徐镜人在厂区挂上了“一瓶输液三条命,药品质量是设计和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等标牌,提示所有员工把药品质量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虽然这些标牌内容和其他制药企业大同小异,但在徐镜人的内心深处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用诚信赢得客户,凭质量开拓市场,无疑是扬子江药业集团老总认定的企业立足之本,于是提高药品质量很快就成为所有扬子江人的共识。扬子江药业集团副董事长徐浩宇对提升药品质量也同样有着独到的见解。他告诉记者,扬子江药业集团一定要在药品质量领域做扎实,做足功夫,未来扬子江药业集团将用更先进的科技手段监督生产,在各地的子公司厂房里实现实时监控生产,让质量随时处于受控状态,把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目前跨国药企的技术储备足,管理基础扎实,质量理念先进,有雄厚的经济支撑,国内药企在这些方面稍嫌薄弱。徐浩宇说,药品生产质量方面,扬子江药业将全球最先进的药品企业作为标杆,比如冻干粉针剂型向阿斯利康看齐,无菌粉针剂型向罗氏公司看齐,固体制剂则向杨森看齐,这些给扬子江药业的生产提出了更高要求。
扬子江药业靠什么树立品牌?徐镜人告诉记者,“‘诚信’是扬子江药业的品牌,‘无假’是扬子江药业的品格。”如果药品质量不高,产品大多只能在二、三线城市销售,抢占低端市场进行同质化竞争,缺乏诚信的企业最终将被市场无情抛弃。目前,扬子江药业的产品几乎进入了中国所有的大医院,扬子江药业拥有中国医药界闻名遐迩的销售队伍,而销售队伍的日益壮大和良好口碑与有诚信、高质量的企业品牌相辅相成。
舍得投入 设备和人才并举
在采访中,我们发现扬子江药业集团的员工都对徐镜人敬佩不已,“老板生活极其简单朴素,但是在提高药品质量上他很舍得花钱,只要是对提高药品质量有利的,不管多贵的生产检测仪器设备他都舍得买。”有些检测原辅料的仪器,虽然不属于必须添置的设备,他买下了;价格高昂但能极大提高生产效率的进口生产设备,他买下了;能减少药品生产污染的生产线,他花大价钱买下了,这些大手笔的巨额投资令同行瞠目结舌。
徐镜人有魄力的超前举措令扬子江药业集团的部分高层管理人员出现担忧:在药品质量上投巨资不会在短期内看到效益,万一收不回投资,将会严重影响扬子江药业的发展速度。事实证明,徐镜人的超常举措是正确的,一个又一个质量成果,一个又一个质量光环,为扬子江的产品赢得了较高的市场信誉和份额。
投入巨资进行硬件设施升级后,在软件上该如何提高呢?为了使硬件真正过硬,徐镜人四处聘请人才充实扬子江药业集团的队伍。他了解到在某跨国药企工作过的著名药品质量工程师翁心泰在提高药品质量上很有成就,于是就“三顾茅庐”登门拜访,请他到扬子江药业集团全面负责药品质量管理。翁心泰有些顾虑,“我虽在跨国药企工作多年,其经验不一定在民营制药企业派上多大用场”。
徐镜人诚意相邀翁心泰来到扬子江药业参观,翁心泰立刻被漂亮的工业园区吸引了,他在制药企业工作三十多年,从来没有见到制药企业有这么宽大、这么漂亮的厂区,比跨国药企还先进的制药生产设备深深地吸引了翁心泰,“我在国有制药企业工作多年,又在跨国药企工作过,像扬子江药业这样上规模、效益好的民营制药企业不多见,我要到这里尝试一下”。
翁心泰在扬子江药业受到热烈欢迎。到职之后,翁心泰身体力行,他带来了跨国药企对药品质量的高标准、严要求,狠抓药品生产链条的一系列质量控制的新理念、新思路。他亲自带领扬子江药业集团的年轻团队开展质量管理工作,把先进的制药经验、理念、技术推广到生产质量管理一线。扬子江药业集团的员工学习能力强,他们逐渐改变了以前的简单做法,以更严格的药品标准生产药品。凭着对国际药物市场的敏锐嗅觉,翁心泰带领扬子江团队,严格按照欧盟GMP要求,从软硬件入手对药品制造流程进行彻底改造,全面提升质量管理水平,这在国内医药行业内不多见。2010年10月在他的管理和带领下,扬子江药业集团固体制剂车间一次性通过了欧盟GMP认证,两个产品拿到了欧盟市场的准入授权书。2012年初,集团顺利完成了德国委托加工的药品生产并成功打入到欧洲市场。
翁心泰的“加盟”,增强了扬子江药业集团的活力,使药品质量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同时人才也有了更宽广的施展舞台。
翁心泰告诉记者,作为已经在风雨中行进了40多年的民营企业,扬子江药业从一个简陋的制药车间完全依靠自身发展壮大到全国首屈一指的大型制药集团,重视药品质量让扬子江药业在国内市场享有极高知名度,成为中国民营药企的一面旗帜,这些成绩足以令他这个制药人钦佩不已。
大手笔的质量投入终于换来丰厚回报。先进的生产、检测仪器有力地保证了药品质量,确保扬子江药业与几次“药害”事件无缘。1998年进行GMP车间改造的时候,正是因为扬子江药业集团舍得投入,设备先进,人才齐备,很快就顺利通过了GMP认证,成为国内第一批拿到GMP认证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了先机。
先人一步 提前完成新版GMP认证
根据新版GMP要求,在2015年12月31日前,所有类别的药品及生产药品的企业、生产车间均应符合新标准,未达要求的企业或车间,在期限到来后不得继续生产药品。正如2004年7月1日GMP要求一样,一批制药企业使劲力气也将迈不过这道药企的“高门槛”,而业绩成长好、将药品质量视若第一要务的药企将更加如鱼得水,中国制药行业的版图将重新划分。
实施1998年版GMP时,制药业流传一句话“搞GMP是找死,不搞GMP是等死”,现在正在进行的新版GMP认证流行的顺口溜是,“1/3企业无声无息,1/3企业奄奄一息,1/3企业自强不息”。扬子江药业集团无疑是自强不息、自我加压、最有底气的领跑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派人来扬子江调研,询问企业通过新版GMP是否有困难,和大多数企业带头人的表现不同,徐镜人不提及任何困难,他说,“我举双手赞成,这是国家有魄力的举措,新版GMP的实施促使药企提升药品质量,而提高药品质量也是企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徐镜人给员工下达命令,“2013年前所有车间全部通过新版GMP标准认证”,扬子江药业集团的内控标准高于国家标准,集团内部要求高于国家药监部门的要求。员工们对此已经习惯了,“老板不断的拧发条,我们不能有丝毫松懈”。为了通过新版GMP认证,扬子江药业主管质量的负责人对集团生产车间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仔细研究了从物料供应商选择、采购、发放使用、药品检验、药品审核、不良反应处理、召回等一系列细节。扬子江药业集团规模大,生产车间多、产品剂型多,需要改造的车间必须停产一段时间,各个部门的主任们每周开一次会议,对所开展的工作及时分析协调,科学合理调配,确保市场供货。
按照新版GMP实施进度表,扬子江药业集团以通过欧盟GMP认证的车间为基础,以点带面,逐步推进,有一部分车间已经改造完成,截至今年8月,目前已有10个车间达到了新版GMP标准,所剩下的车间正紧锣密鼓的进入改造升级的最后阶段。
源头控制 严把原辅料采购关
业内公认制药辅料“水比较深”,“齐二药”、“毒胶囊”等药害事件都是药品辅料出了问题。扬子江药业集团一直非常重视药品辅料的采购,供应部因此而成为扬子江药业集团管理体系中最重要的部门之一。
早在十多年前,徐镜人就提出“名牌优质、合理定价、保证供应”的采购方针,因此扬子江药业集团采购辅料从不把价格作为第一采购因素。采购科的姚主任告诉记者,扬子江药业对每一种原辅料一般都会选择1—3个供应商,然后经过审核相关资质、提供实物小样、检测合格后再比较价格、确定是否采购。
在辅料采购中,扬子江药业有一套高于国家标准的内控标准,由于有先进的检测仪器,辅料要批批检测,不符合标准的产品一律淘汰。一般来讲,要经过2年左右的时间才能确定一个合格的辅料供应商。“有了合格的供应商,出现大问题较少,我们只需要管理、监督就可以了。”检验科的蒋主任告诉记者,“我们有时对供应商实行飞行检查,还曾经对提供了不合格辅料的供应商进行罚款”。供应商们都知道扬子江药业要求苛刻,但是仍然愿意和扬子江药业合作,因为扬子江药业的高标准严要求也会促使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得到不断提高。
扬子江药业集团做药精益求精,毫不含糊,甚至连药品说明书都是用铜板纸印刷,药品外包装箱也是用牛皮纸制做。姚主任说,“牛皮纸抗压,防潮性能好,药品包装在运输途中不易破损,药品安全有保障”。
蒋主任告诉记者,“我们有些卖到中西部的产品会亏损一部分,但是我们的产能比较大,在其他经济较发达地区价格可以补一些回来,亏损多的产品就要停掉了,因为亏损大了就无法持续发展”,确实,在原料价格不断上涨、药价却在下降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辅料的高标准,扬子江这种选择供应商的模式比较吃亏。但是不久前“毒胶囊”事件令很多企业噤若寒蝉,而扬子江药业集团却成竹在胸,不受丝毫影响,原因就在于不合格的辅料根本不能进入扬子江药业。在中国药品市场上,在国家日益提高质量标准的大趋势下,扬子江药业恰恰凭借其高质量产品走得非常稳健与自信。
记者手记:
中国有4000多家制药企业,相对每个企业而言,发展机会是均等的。在一次次危机过后,都有存活下来而且在危机中发展壮大、从平庸中脱颖而出走向辉煌的企业,要想成为这样的企业,必须高度警觉并积极行动,深谙“质量是企业命根子”之道的徐镜人带领扬子江药业集团跑得更快,更远,成为中国医药行业的质量之星。解读扬子江药业集团创造的辉煌,可以清晰的看到它通过走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进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轨迹。
打造百年药企不是一个简单的命题,徐镜人反复强调,“没有什么可以打垮扬子江药业集团,除了药品质量问题”。正是由于徐镜人有着敏锐的洞察力,才会造就他对药品质量的孜孜追求,而这个道路恰好顺应了医药发展规律,成就了他“质量强企”的梦想。